【地區概況】
廈門市是福建省的一個副省級城市,是全國5個計劃單列市之一,同時也是全國首批實行對外開放的五個經濟特區之一,享有省級經濟管理權限并擁有地方立法權。位于福建東南部,西部與漳州毗鄰,北接泉州,東南與金門島隔海相望,曾是國共雙方距離最短的前線陣地,在兩岸敵對期間曾經炮火連綿。著名景點有鼓浪嶼、集美歸來堂、萬石植物園、廈門大學、海滄大橋、同安影視城、集美園博苑、南普陀寺等。
地方上通行閩南方言廈門話,但由于多年來閩南方言分布圖大力推行普通話,以及外來人口的涌入,普通話在廈門地方語言中已占有重要地位,閩南方言成為廈門第二大宗語言,但廈門話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仍然十分普遍。此外,廈門亦可通行來自廣東省東部汕尾、紅海灣、海豐、陸豐、惠東、博羅、惠州等地的“福佬話”(屬於閩南語系閩臺片口音之一),廈門閩南話屬閩臺片閩南語,被認為是和臺灣閩南話最接近的語言,和臺灣閩南話同屬“漳泉濫”(是漳州閩南話和泉州閩南話的混合),所以廈門閩南話又可在臺灣、新加坡、泉州、漳州及馬來西亞、菲律賓、印尼等地區的華人當中通行。
【行政區劃】
廈門市轄六個行政區。面積1569平方公里。人口250萬。
思明區 面積76平方公里,人口56萬。轄10個街道。
湖里區 面積63.41平方公里,人口70.98萬。轄5個街道。
集美區 面積275.79平方公里,人口41萬。轄4個街道、2個鎮。
海滄區 面積173.6平方公里,人口10萬。轄2個街道、1個鎮。
同安區 面積657.59平方公里,人口40萬。轄2個街道、6個鎮。
翔安區 面積351.6平方公里,人口32萬。轄1個街道、4個鎮。

【歷史沿革】
廈門市是我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,現轄思明、湖里、集美、海滄、同安和翔安6個區,通行閩南方言。相傳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,故又稱“鷺島”。鼓浪嶼鄭成功塑像
晉太康三年(282年)置同安縣,屬晉安郡,后并入南安縣。唐貞元十九年(803年)析南安縣西南部置大同場,五代后唐長興四年(933年)升為同安縣,屬泉州。宋屬清源軍、平海軍、泉州。元屬泉州路。明屬泉州府。洪武二十年(1387年)始筑“廈門城”——意寓國家大廈之門,“廈門”之名自此列入史冊。清順治七年(1650年)鄭成功駐兵廈門,十二年(1650
年)置思明州;康熙十九年(1680年)廢;二十三年(1884年)設臺廈兵備道,道尹駐臺灣府治(雍正六年即1728年臺灣府改為臺灣道),二十五年(1686年)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設廳,雍正五年(1727年)興泉道(后為興泉永道)自泉州移駐廈門。光緒二十九年(1903年)廈門鼓浪嶼淪為“公共租界”,民國元年(1912年)4月析同安縣嘉禾里(廈門)及金門、大小嶝置思明縣,9月升思明府,旋廢,1915年分出金門、大小嶝設金門縣,同年置南路道(1924年改名廈門道,1925年廢)。
1933年“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”(即“福建人民政府”)設廈門特別市,旋廢。1934年同安、思明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(駐同安),1935年4月以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,撤銷思明縣設禾山特種區,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(駐同安),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淪陷,10月恢復廈門市建制,設中心(后改思明)、開元、鼓浪嶼、禾山4區。1949年9月、10月同安縣、廈門市解放,同安縣屬第五專區(1950年改泉州專區、晉江專區),廈門為省轄市,1950年10月廈門市設開元、思明、鼓浪嶼、廈港(后廢)、禾山5區。1953年同安縣集美鎮歸廈門市轄,1958年1月撤禾山區,改設郊區,8月同安縣由晉江專區劃屬廈門市。1966年8月開元、思明區更名東風、向陽區(1979年10月復原名),1970年2月同安縣劃屬晉江專區(地區),1973年6月再歸廈門市。1978年9月設杏林區。1987年增設湖里區,郊區改名集美區。1997年同安撤縣設區。至此,廈門市轄鼓浪嶼、思明、開元、杏林、湖里、集美、同安7區。
2003年4月26日,國務院批準(國函[2003]52號)調整廈門市部分行政區劃:撤銷廈門市鼓浪嶼區和開元區,將其行政區域劃歸廈門市思明區管轄。思明區人民政府駐民族路。將廈門市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廈門市集美區管轄。集美區人民政府駐銀江路。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。區人民政府駐地由杏林南路29號遷至海滄鎮。設立廈門市翔安區,將廈門市同安區所轄新店、新圩、馬巷、內厝、大嶝5個鎮劃歸翔安區管轄。區人民政府駐新店鎮。行政區劃調整后,廈門市轄思明、湖里、集美、海滄、同安和翔安6個區。

【自然地理】
廈門市位于東經118°04′04″、北緯24°26′46″,地處我國東南沿!=ㄊ|南部、九龍江入海處,背靠漳州、泉州平原,瀕臨臺灣海峽,面對金門諸島,與臺灣寶島和澎湖列島隔海相望。遠古時夜色中的廈門為白鷺棲息之地而稱“鷺島”。宋太平興國年間,因島上產稻“一莖數穗”又名“嘉禾嶼”。廈門由廈門島、鼓浪嶼、內陸九龍江北岸的沿海部分地區以及同安等組成,陸地面積1565.09平方公里,海域面積300多平方公里。是一個國際性海港風景城市。
廈門的主體——廈門島南北長13.7公里,東西寬12.5公里,面積約128.14平方公里,是福建省第四大島嶼。廈門港是一個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,其海岸線蜿蜒曲折,全長234公里,港區外島嶼星羅棋布,港區內群山四周環抱,港闊水深,終年不凍,是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,歷史上就是我國東南沿海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。
廈門屬亞熱帶氣候,溫和多雨,年平均氣溫在21℃左右,夏無酷暑,冬無嚴寒。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,每年5至8月份雨量最多,風力一般3至4級,常向主導風力為東北風。由于太平洋溫差氣流的關系,每年平均受4至5次臺風的影響,且多集中在7至9月份。
全市人口中以漢族居多,另有回、滿、壯、畬、苗、及高山等20多個少數民族。由于地理環境和歷史背景的因素,擁有眾多的歸僑、僑眷及廈門籍僑胞和港、澳、臺同胞。
【經濟社會】
2009年,初步核算,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(GDP)1623.21億元,按可比價格計算,比上年增長8.0%。其中,第一產業增加值21.03億元,增長1.1%;第二產業增加值785.95億元,增長3.5%;第三產業增加值816.23億元,增長14.3%。三次產業結構為
1.3:48.4:50.3。按常住人口計算,人均生產總值64413元(折合9429美元),比上年增長6.8%?傮w看,廈門市經濟較早實現了企穩回升,GDP從一季度的-6.5%,到上半年的增長0.6個百分點,再到全年數據的8.0%,全年數字比一季度回升14.9個百分點。2010年一月份,廈門GDP比增26.35%,預計今年廈門市GDP總產值將突破2000億元大關。

【交通網絡】
鷹廈鐵路的終點站。
福廈高速公路。
319國道的起點。
廈門大橋,我國第一座跨越海峽的公路大橋。
廈門海滄大橋,世界第二、亞洲第一座特大型三跨全漂浮鋼箱梁懸索橋。
廈門集美大橋,廈門最寬大橋,環東海域長虹。
廈門杏林大橋,廈門第五條出島通道、廈門最長的跨海橋梁。
廈門演武大橋,目前世界上離海平面最近的一座跨海大橋。
文曾路,廈門首條跨越萬石山國家級風景區的交通大動脈,唯一一條汽車觀光山路。
廈門港,有通往國際國內的航線。
廈門高崎國際機場,開辟50多條國內航線和數條國際航線,廈門閩南國際機場前期工作已經完成,年底開始建設,預計2018年投入使用。
翔安隧道,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,全長約9公里,其中海底隧道近6公里,起點為廈門島五通,終點在廈門市翔安區西濱,主洞隧道建筑限界凈寬13.5米,凈高5米。隧道最深在海平面下約70米,工程總投資約32億元人民幣,是廈門市基礎建設投資金額最大的項目,由總部設于天津的中國鐵路建設十八局集團建設,2005年8月12日簽訂協議,現在已建成。
福廈鐵路,福建省第一條城際間快速客貨運通道,2009年建成,已通車。龍廈鐵路,2009年建成,預計今年四月前通車。
廈深鐵路,建設中,預計2011年建成。
廈門快速公交系統(BRT),2008年8月31日首期3條快速公交線路運營。廈門市現已規劃4條軌道交通,2010年開工,廈門市還將建設與漳州、泉州相連的城際軌道交通。
廈門市還規劃將來在大澄島建設廈門第二機場。
【閩南文化】
中秋博餅
中秋博餅是廈門特有的民俗活動。是在中秋節時用于娛樂的一種游戲,用六粒骰子投擲結果組合來決定參與者的獎品。傳統的獎品為大小不同的月餅,專有名為會餅,相傳這種游戲可以預測人未來一年內的運氣。
歌仔戲
歌仔戲(發音:歌子戲,或歌崽戲,后者在臺灣較流行),是20世紀初葉發源于漳州的傳統戲曲,故亦稱之為薌劇,后傳到臺灣并得到進一步發揚!案枳小庇行∏、民歌的意思(歌仔用普通話表達就是“小歌”),歌仔戲以摻雜文言的閩南語為主,讓社會大眾也能接觸文雅詞匯或忠孝節義故事,成為早期閩南地區和臺灣社會重要娛樂活動之一。
高甲戲
高甲戲,又叫“戈甲戲”、“九角戲”、九甲戲,以閩南語為媒介語進行表演,是福建主要劇種之一,流行于閩南地區,臺灣和東南亞閩南人聚居之地。高甲戲形成于清代中葉。高甲戲的劇目來源比較復雜,絕大部份是從提線木偶戲、梨園戲、徽戲、戈陽腔、京戲吸收過來的。
布袋戲
布袋戲又稱作布袋木偶戲、手操傀儡戲、手袋傀儡戲、掌中戲、小籠、指花戲,是一種起源于17世紀中國福建泉州或漳州;主要在福建泉州、漳州、廣東潮州與臺灣等地流傳的一種用布偶來表演的地方戲劇。
【旅游觀光】
“城在海上,海在城中”,廈門是一座風姿綽約的“海上花園”。島、礁、巖、寺、花、木相互映襯,僑鄉風情、閩臺習俗、海濱美食、異國建筑融為一體,四季如春的氣候更為海的魅力錦上添花。風景秀麗,氣候宜人,可以說這里是全國環境最好的城市之一。海水環繞、沙灘廣闊、陽光和煦,由于生態環境良好,廈門的空氣清新,棲息著成千上萬的白鷺,形成了廈門獨特的自然景觀,又因為廈門的地形就像一只白鷺,它因此被人稱為“鷺島”;除了自然風光優美,廈門的城市環境也非常整潔,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城市,2010年春節期間的旅游,廈門的人氣排在全國第四位,地級市第二位,僅次于三亞。
最佳時間
廈門的日照時間長,太陽光充沛,所以一年四季花木繁盛。 除了8月份臺風季節,因海邊的船只全部停開而不能欣賞到優美的海景外,其他時間去廈門旅游都很好。

夜色中的廈門
【聞名景點】
國家級風景名勝區:
鼓浪嶼—萬石山風景名勝區
國家5A級旅游景區:
鼓浪嶼風景名勝區(包括日光巖、菽莊花園、皓月園、鋼琴博物館、廈門海底世界等)
國家4A級旅游景區:
萬石植物園
海滄大橋東岸旅游區(包括牛頭山公園、橋梁博物館等)
集美嘉庚紀念勝地(包括集美學村、鰲園、龍舟池、南熏樓、歸來堂(陳嘉庚故居)、李林園等)
胡里山炮臺 (包括胡里山炮臺、榮光寶藏博物院等)
日月谷溫泉度假村
天竺山森林公園
園博苑(原名:廈門園博園)
同安影視城
國家一級博物館:
華僑博物院
國家森林公園:
蓮花森林公園(包括蓮花山、金光湖、小坪、文山、銅缽巖、野山谷等六大景區)
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:
陳嘉庚墓(鰲園)
陳化成墓(金榜公園邊)
青礁慈濟宮
胡里山炮臺
集美學村和廈門大學早期建筑群
鼓浪嶼近代建筑(稱為:萬國建筑博覽)
廈門破獄斗爭舊址
其他著名景點:
五星級公園:日光巖、菽莊花園、皓月園、園林植物園(萬石植物園)、中山公園、金榜公園、南湖公園、湖里公園、日東公園、天竺山公園;
四星級公園:白鷺洲公園、狐尾山公園、仙岳公園、鴻山公園、海灣公園、牛頭山公園、嘉庚公園、杏東公園、雙溪公園;
其他景點:
廈門島內:虎溪巖、白鹿洞、中山路步行街、南普陀寺、廈門大學、五老峰、環島路及其海濱浴場、臺灣民俗村(景州樂園)、廈門會展中心、五緣灣濕地公園、華僑亞熱帶植物引種園
廈門島外:海滄野生動物園、火燒嶼生態樂園、陳嘉庚紀念館、集美鱷魚園、杏林灣溫泉、同安孔廟、大輪山、梵天寺、梅山寺、竹壩南洋風俗村、宋代瓷窯遺址、北辰山十二龍潭、大嶝戰地觀光園
廈門二十景:
鼓浪洞天、皓月雄風、菽莊藏海、胡里炮王、大輪梵天、五老凌霄、萬石涵翠、太平石笑、云頂觀日、金山松石、虎溪夜月、金榜釣磯、鴻山織雨、筼筜月色、天界曉鐘、東渡飛虹、東環望海、青礁慈濟、鰲園春暉、北山龍潭

【特色餐飲】
花生湯、海蠣煎、面線糊、沙茶面……如果你去廈門旅游,有經驗的朋友們總要提醒你:這些小吃不可不吃?赡闳粽也坏郊妓嚰冋娘埖,那是品嘗不到廈門小吃的真正特色的。廈門歷史最悠久的風味飯店要數“好清香”和“吳再添”了,但終日食客盈門,很難訂到座位。
其實以廈門為代表的閩南菜,隸屬于八大菜式里的福建菜,菜式清鮮香脆,注重調湯,口味清淡,酸甜適宜。廈門是近百年來發展起來的港口,菜式風味在歷史上以泉州菜和漳州菜為主體,還兼收了粵菜和西餐的風味。
從上個世紀70年代初開始,大批年輕的廈門廚師游走列國,大量地吸取了西菜的精華,于是,廈門菜在原閩南菜“清鮮香脆”的主旋律上,有了更多的開拓與創新,一躍成為閩南菜的代表。
如傳統菜“加力魚(閩南冬季盛產的一種海鮮)火工白菜”,過去是以加力魚頭和大白菜先大火、后慢火地將其燜熟,如今是以大白菜將加力魚肉包起來,投入事先調制的魚骨高湯中,再裝進小瓷盅里,大火蒸透后上席,更顯風味。
閩南菜以善制山珍海味著稱,口味清淡,所以有人說,它與粵菜頗有異曲同工之妙。實際上,閩南菜在調湯估味方面自成特色,常用糖、醋、醬等調味,幾乎每款菜肴都會搭配兩三款醬料,讓食客一次品嘗到不同的風味。它注重湯料的烹制,以清鮮、醇和、葷香為特色,有“一湯十變”的美譽。
春卷是廈門人過春節必上席的美饌,起源于泉州的傳統美食“嫩餅菜”,是一款大家圍坐一起自包自吃的菜,寓意全家美滿團圓。此菜光是餡料就很不簡單,包含有胡蘿卜、高麗菜、鮮蝦仁、肉絲、海蠣、荷蘭豆絲等十數種原料。
吃時先將春卷皮展開,抹上甜辣椒醬,依次撒上炒得香酥的海苔、“貢糖”(古時進貢給皇帝的花生酥)、肉松、芫荽等配料,再夾上十數種原料切絲煮熟的煲仔菜,包成卷狀,個中味道何止五種?酸、甜、辣、咸、鮮五味兼備的大卷,吃起來只有一個字:香。
姜母鴨是一道在廈門、臺灣都很受歡迎的風味菜肴。選用紅頭正番鴨、當地的老姜母以及十余種中藥材煲制而成。由于紅頭正番鴨皮薄肉紅,無皮下脂肪,味道香醇,口感清爽,據聞還有消脂去滯的食療效果。
師傅則說,做這道菜費時很長,正番鴨胸肉很厚,幸而沒什么膻味,用高粱酒專調的湯汁腌制,起碼一整天才入味。
苦螺是閩南地區特有的海產,個頭小,身價也不高,味如涼瓜,卻仍然抑制不了人們品嘗它的興趣。這“海里的涼瓜”有涼瓜所沒有的海鮮鮮味,白灼的時候清爽,熬成湯羹的時候甘甜,味道奇特。
蟶子相當常見,手指頭大的鮮肉,打火鍋、清炒都不錯。但是當它的貝殼布滿花線、個頭大了一倍之后,竟然認不出來了。了解之后才知道,在廈門吃蟶子分兩個季節:“一月吃小蟶,七月吃老蟶”,小蟶跟我們常見的分別不大,而老蟶則要蓄養兩年再吃,貝殼上的“花紋”有如它們的年輪,標示著它們的資歷。
因為肉質肥美,以姜絲、蔥花清蒸,即可得其鮮味,當地人為了不浪費,還會用剩下的湯汁蒸水蛋,與龍蝦之下鋪面線有異曲同工的效果。老蟶性寒涼,廚師建議胃寒的人不宜多吃。
土筍凍是廈門相當有特色的小菜,筍子怎么也能結成凍?此“筍”非彼“筍”,土筍是生長在海灘泥沙中的一種軟體小動物,因形似“小筍”而得名。它含有豐富的膠質,經過熬煮后所含的膠質溶入水中,冷卻后即成凍,外觀晶瑩潤澤,宛如白玉,口感清脆、味美甘甜,如果佐以蘿卜酸、芫荽芥辣醬或美極鮮味汁,吃起來更加鮮嫩爽口。
師傅介紹說:“這道菜對降火消炎頗有療效,是當地宴會的必備小食!
廈門美食的核心是海鮮四寶:蟹、蝦、魚、貝,以閩南風味為主體,兼有臺灣、潮汕風味,在閩菜傳承的基礎上,博采各路菜系之長,摒棄粗糙油膩,擷取清鮮香醇,用蒸、炒、煎、炸、燜、燉、熘、
二十年來,海鮮四寶得到大發展,獲得全國金獎的就有:“干炸鑚蓋”、“綠帶鑚包”、“翡翠皇上皇”、“西施浣紗”、“彩蝶蟠龍”、“龍舟競渡”、“加力魚燉白菜”、“黃花鴛鴦”、“鵝戲南極水”、“爆炒香螺”、“沙茶鮮帶子”、“龍子心相
、◇ao筜魚翅”、“春明鑚合”、“鮮鮑鵝掌”、“虎溪夜月”等等,在京城傾倒了全國評委和美食家,贏得了極高的聲譽。
廈門素菜,原為傳統的做法,以豆制品做成雞、魚、肚、腳等象形食品。六十年代初,南普陀素齋師傅摒棄象形觀念,創造性地素料素做、素菜素名,既講色香味,又具神形器,把素菜做成美觀優雅的大餐,品嘗素菜不僅調節胃口,又是一次高雅的藝術享受。如今,南普陀素菜經過近40年的歷程,特別是近二十的發展,已成為享譽全國名噪東南亞的高級菜肴了,它已能制作幾百道佳肴,可以10天內不重復,已是廈門美食的一張燦爛的名片。
藥膳也是隨特區建設的進程而產生的,它不再是街巷小攤的“當歸牛肉”,也不僅僅是冬令食補的“四物正番鴨”了,而是有全套菜譜的藥膳。鷺江賓館的仿古藥膳色香味俱佳,且碟、罐等器皿全系紫砂特制,專菜專用,高雅大方,一席藥膳無疑是一次藝術的大餐,令人回味無窮。
【購物天堂】
廈門主要傳統的商業街有中山路、禾祥西路等傳統的購物地點。中山路周圍思北到大同路、禾祥西路有些特色小店,比較適合年輕人,值得花時間去淘,最正宗的廈門小吃多藏在中山路周圍的小巷里。廈門主要大型商圈有火車站世貿商城、火車站地下廣場(在建)、羅賓森廣場(在建)、明發商業廣場、SM(Shopping
Mall)城市廣場、富山展覽城等。
到廈門一定要買些鼓浪嶼餡餅,這是一種用精白面粉制成,里面裹有各種餡料,口感香甜酥細、濕潤冰涼、口味繁多,有紅豆、綠豆,還有草莓、菠蘿、椰子等水果口味,而且價格也不貴,大的8元/盒、小的6元/盒,是自己品嘗和饋贈親友的最佳選擇,其中汪記餡餅是比較好的一種;此外,南普陀的素餅也是非常有名的。購買海鮮干貨和茶葉要到中山路名匯廣場旁的霞溪路去,買的時候要砍價,一般照原價的4折砍。
小貼士:在當地買海鮮干貨的游客要當心,尤其在鼓浪嶼,大干貝最高會開價到每斤980元,但經過努力還價,只需花200左右就可以拿下;買蝦米要買最好的金鉤,很多店鋪用大頭蝦的蝦米來冒充金鉤,所以買之前最好嘗一下味道,金鉤是很鮮的,不鮮的就不是真的。
【五星酒店】
已開業的五星級酒店:
寶龍大酒店。核济鲄^白鷺洲湖濱中路133號
國際會展酒店。核济鲄^會展二路199號
喜來登酒店。核济鲄^嘉禾路386-1號
索菲特大酒店。核济鲄^湖濱北路19號
磐基皇冠假日酒店。核济鲄^嘉禾路199號
亞洲海灣大酒店。核济鲄^環島路黃厝98號
溫德姆和平國際大酒店:思明區和平碼頭
翔鷺國際大酒店。汉飬^長浩路18號
悅華酒店 :湖里區悅華路101號
福佑戴斯大飯店 :湖里區同益路48號
廈門五緣水鄉酒店。汉飬^五緣灣濕地公園內
鼓浪灣酒店。汉鎱^濱湖東路99號
日月谷溫泉度假酒店:海滄區孚蓮路1888號
翠豐溫泉度假酒店。和矃^汀溪麗水云天西區9號
未開業的五星級酒店:
金沙灣賓館。核济鲄^環島南路3068號
源昌凱賓斯基國際大酒店:思明區湖明路與湖濱中路交叉路口
海悅、萬豪、香格里拉等在建酒店
|